《思考快与慢》笔记

行云流水
2023-06-07 / 0 评论 / 149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个人读后感

《思考,快与慢》已经读完。可以说这是几年来认认真真读完的第一本书。自从决定拿出哪些刷微博,刷知乎的碎片时间来读书以后。下定决心,学一些系统性的东西。读书的过程,很辛苦。看了豆瓣书评,说中信出版社的翻译垃圾,读到后面,深有同感。几乎是胡乱的翻完。想放弃,又觉得不能立了一个大flag,开局没几天就到了。只能咬着牙坚持读下去,终于读完了。
边读边思考,以后选书要谨慎。同时应该建立自己的原则。就是读不下去,就放弃。不认同作者观点的书,也要放弃。扯远了,再说《思考快与慢》比较有印象的就是作者两个系统的描述。
系统一,感性,是我们的直觉,本能或者说潜意识。使用的过程中省力,不用集中注意力。
系统二,理性,是我们的逻辑,受到系统一的影响。使用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
使自己明白,哦原来自己的大脑是这样运作的啊。对好多事,有了更深的认知。这些事本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还有就是那些作者所描述的各种偏见。算是混个脸熟吧,自己理解能力有限,要把那些词记下来。没事多多的看。
边读此书,边整理以后关于读书的方法。想想怎么高效率的读书,怎么读书能更有收获。读书是接受知识,是筛选信息的过程。要多多学习好的思考方法,觉得那才是使自己终身受益的东西。

评论

《思考,快与慢》的基础是作者提出的人类思考框架: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代指人类的非受控或曰无意识的思考模式,系统2代指受人自身控制的或曰有意识进行的思考模式。用系统1思考或判断是非常快捷的,
因此人们往往第一时间通过它在脑海中形成观点。但有时系统1可能得不到结论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人类也经常求助系统2进行更为复杂和费力的思考过程,以图补充或纠正系统1。但是,上述说法不等于系统1是感性的、系统2是理性的。实际上系统2经常受到系统1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系统2很懒惰,经常疏于校验,从而无法纠正系统1形成的错误。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
威灵汉在他的书中把人类的思考机制划分为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期记忆负责存储人类在过往经历中获得的知识或方法,而工作记忆负责从外界环境和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并基于理性的过程推导出所需的结论。两相比较,系统1的工作模式可理解为仅通过环境刺激和长期记忆得到结论的过程,而系统2的工作模式则另外加入了工作记忆。对人类个体而言,工作记忆空间都是十分有限也难以扩展的,但通过在工作记忆中的反复练习,我们有望将很多知识或方法存储到长期记忆中(比如,九九乘法表)。使长期记忆扩容,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学习。
系统1快速,是因为我们从长期记忆中直接提取了成型的结论或印象,而它的错误则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偏见。系统2懒惰,是因为使用工作记忆确实非常费力。至于思考错误,长期记忆本身就是工作记忆的信息来源,如果其中存在偏见,当然也很容易让工作记忆的结论跑偏。但是,通过有意识的、大量的练习,人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替代原有的偏见,也就是说,更为准确、有效的思考方式是可以习得的。
理性应该和好奇心是相辅相成的。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把观察到的事物直接归入已经了解的某一类,他们会观察、推演、不放过任何奇特的特征,认真总结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及和相似物的异同。唯有这样,陌生的事物才能显露,人的视线才可投向更远的地方。
认知放松: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系统2更不愿意工作,人也因此更容易相信系统1给出的判断。因此清晰美观的字体、简洁明确的描述,甚至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有助于让人信服。
典型性偏好:人们习惯从事物中发觉和选取典型性样本,不习惯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估计一堆线段的平均长度比估计一堆线段的总长度要容易得多。
因果性解释:人们习惯于用因果关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因此故事比统计概率更能说服我们。
随机性误解:在一个随机数序列中,8888888和8243296出现的概率是一样,但未经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很难相信这一点。他们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
回归现象:如果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的成绩是围绕某个平均值波动的,那么一次特别突出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下降,一次特别糟糕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上升。但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一现象就会引发错误,比如得到结论说:批评比表扬更容易使人进步。
光环效应: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受到与结论无关而与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物干扰。
锚定效应: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在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比如估算珠峰上水的沸点时,会从100度向下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当你可以给出锚定值时,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
框架效应: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方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和“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10%的病人死亡”,虽然两个表述的意思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容易引起受众的积极感受,哪怕受众都是医生(专业人士)。
启发式判断:处理自身不了解的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或熟悉的问题,并用该问题的答案替代真正的答案。
可得性偏见:评估事件时,我们会给予自己有直观感受的部分更高的权重,即忽略或低估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比如,高估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程度;高估经常被媒体报道的灾难或疾病的危险程度。
自信不可靠:比较可靠的专家知识来自于有规律可循的领域,并应通过长期训练积累而来,比如消防队员、护士,等等。在规律尚未被人类掌握的领域,自信的专家不会比猴子做得更好(作者所举的例子包括股票投资和社会政治)。
量化公式可靠:量化公式可以帮助修订主观判断的偏差。比如,有评分表帮助的面试官会比单靠主观判断的面试官做出更准确的面试判断。
前景理论:人们规避损失的愿望强于获得收益的愿望,即从损失100元得到的痛苦大于获得100元得到的快乐。从演化角度看,这是因为风险厌恶型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前景理论推论:人们倾向于在获得收益时偏爱确定性,在遭受损失时甘冒风险。比如在100%获得900元和90%获得1000元之间选择前者,在100%损失900元和90%损失1000元之间选择后者。
禀赋效应: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 泰勒提出,人们会高估已经获得的物品的价值(因为厌恶损失),除非这个物品的主要属性就是交易(比如钱)。

有的书有智慧,有的书有趣,而有的书重要。

损失厌恶:所有人都想有所得,但会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损失厌恶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保守主义的做法让我们更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引力作用让我们的生命无限靠近参照点。于是,人们在只有没有理想的选择时,才会愿意碰运气。为收益愿冒风险,为损失保持谨慎。这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机构要比个人更容易犯规避错误,因为机构的人多,自然就会思考得很慢,也更有能力按规则行事。

决策体验: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体验价值和决策价值,往往是不一致和不匹配的。而我们在现实里面,往往把经济行为与公平性自以为是地调和起来(经济行为是受自身利益驱使的,而与是否公平无关。关于公平性,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我们对经历的记忆,也影响着我们对过往的评价(记忆的消除会大大降低体验的价值);我们对一个人的理性程度的判断也是基于他的信念或者偏见的合理性(而不是去看它们是否一致)。

快思考的特点:

 1)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慢思考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2)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3)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慢思考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4)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5)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6)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7)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8)推断原因和意图;
 9)忽略歧义,按捺心中的疑问;
 10)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11)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真实);
 12)做一些基本估测;
 13)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14)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15)真正去空想,而不是计算(思维的发散性);
 16)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17)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进理论);
 18)对可能性做出过高估计;
 19)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20)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21)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谬误:

 启发法所产生的偏见:
 1)代表性: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误解机会(如赌徒谬误),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效度错觉,误解回归性;
 2)可得性:例子的可提取性,搜索集合的有效性,不同任务会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想象力偏见,相关性错觉;
 3)锚定:不充分的判断,评估连续事件(高估)与非连续事件(低估)的偏差,评估主观概率分布时的锚定;

其他盲区:

 0)厌恶损失:这一方面导致人们对失败总是难以接受,所以失败的一方常会保持战斗力,即使在知道对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输的这一方还是会做无畏的挣扎。另一方面,也导致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1)记性不好:人很容易忘记自己正在做什么,更不要说自己做过的事情。同时,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2)叙事谬误/后见之明: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从而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队未来的预期。好像当初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3)关注特例:实际上,相关度和回归度是同一个概念,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
 4)归因谬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错误的原因最重要。
 5)规划谬误: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以及自以为可通过参考类似案例的数据而得到提高。
 6)理论诱导:一旦你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如果你碰到一个似乎和这个模式不相符的例子,就会认为肯定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只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发现这个解释。你认为这个理论无可指摘,而且很信任认同这个理论的那群专家。
 7)预期原理:通过可能性来判定决策,然而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心理,因为在实际中,人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对结果可能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性效应会重视不大可能的结果,而几乎肯定的结果相对于确定的结果来说,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
 8)莫比定律:反常规事件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还会使人们认为在相同情况下这些事件也应该是正常的。当你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被过度权衡。主要注意力和显著性会导致人们过高评估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也会过高权衡低概率的结果。
 9)眼见即真:我们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的影响,不愿动脑筋。

训练:

 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从点菜开始,利用两种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 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首先,训练自己的快思考能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一个可预测的、有规律可循的环境;另外一个是拥有通过长期训练来联系这些规律的机会。不但如此,在这两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才可以使自己的快思考能力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所水平。这也说明了,只有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信。
 谬误克服:
 0)厌恶损失:学会商人的思考方式。商人通常都会问自己“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我手里的东西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么?”而穷人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他们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很在意。
 1)乐观主义:事前验尸,即考察自己能否承担这次决策失败的风险? 
 2)统计谬误: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而不是依靠直觉印象做决定(依据统计学观点,我们不应关注当前事件的成因,而应当关注其未来走向)。
 3)锚定效应:有意地“为对方着想”,因为这样能否定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4)规划谬误: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从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部信息。
 5)预期原理: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简单直接的)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婚姻稳定性 = 做爱频率 - 争吵频率)。

习惯养成:

 1)依靠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
 2)采纳外部意见来进行决策:要时刻注意到,不同的表述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使他们对该怎么做生成不同的意见。
 3)通过改变参照点来重新架构问题。
 4)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并在获得广泛思考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
 5)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这对于建设性批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楚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6)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判断;质疑我对证据的分析(它们通常都会被夸大)。

“知乎日报”最近有篇文章叫《升级你的幸福感》,里面罗列了一系列据说能带给你幸福感的东西,看完我也有点小激动,恨不得全部买回去!
但是,嘿,慢点!
但是,一支欧乐b牙刷可以维持你多久的幸福感呢?重要的不是牙刷,是维持你的健康!因为物质是立马看得见的,而健康未必能立竿见影,所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质上,也是书中提到的“聚焦错觉”,而营销者也利用这一点给许多人致命一击:
“去旅行,你就能找到人生真谛!”
“看了这本书,你就能战胜拖延症!”
“吃了褚橙,你就会逆袭!”
但是,当我们去旅行回来只拍了1T的照片,把书看完抄了语录继续拖延,吃了褚橙也没有变成褚时健,为什么他们不能维持我们的幸福感?
重要的不是旅行、书和橙子,是你在旅行、书和橙子里看到了,更重要的是把看到的化为行动,可以影响我们一生的也是这些高投入,但半衰期长的东西。
旅行,是用陌生人的眼睛洞察自己的生活;读了书,是为了将智慧应用于面对生活;褚橙是为了鼓励我们面对人生起伏,至于怎么做全靠自己。
书中还提到如何评价生活的”幸福感“?
比如有个同学,很努力地准备考试,但是分数却惨不忍睹,准备时她确实很快乐,但是结果却不快乐。这样的一段回忆,应该如何评价?丹尼尔提出:”记忆自我“是”总体快乐吗“,经验自我是”现在快乐吗?“人们就是在被经验自我所占据,忽视过程的经验,真正的”幸福感“应该包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也就是”我现在很快乐“和”总体来说我很快乐“,如果这个成绩没有给她现在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且总体来说,她也很快乐,那么她就很幸福了。也许这样听起来很奇怪,那是这因为违背了你的直觉性系统。
幸福的生活方式是,分配多点时间在你感兴趣的事情上。
与其等待褚橙拯救你,不如从现在就好好努力,去逆袭!

前些日子,我在止庵先生和李长声老师的读书会上问过一个问题,“当你知道一本书是好书,但是你无论如何读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当时两位先生哈哈大笑,潇洒地说读不下去就不要读了,没有什么非读不可的好书,更何况人生有限。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洒脱态度只能到了读书读出了深度和境界之后才能学习。在我们的求知路上,有很多书是很难读的。这些难啃的书之所以读得艰难,可能是因为专业性、思考深度、个性不匹配、又或者是杂事烦扰,但是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书,我们得硬啃下来,细读、慢读、反复琢磨、不断重温。这些书将锻炼我们的阅读能力,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谬误和偏见。如果我们能遇到这样的好书,只管迎难而进。

学习各种认知偏见的时候,同学间会时不时从各自的言行决策中指出发现的认知偏见,这即是“职业病”的一种表现,也是启动效应的绝佳例子,甚至有趣。因此,我假设了一下30岁的小明的一天,在后文中把他这天犯的经典的认知偏见一并分析指出,来怀念一下大学时光。
“由于金秋9月是帝都的最堵月,小明华丽丽地迟到了。进了办公室,领导瞅了一眼他,就给他分配了一个出差的工作,目的地广州。他掏出手机准备买个飞机票。这时新闻客户端给他推送了一条“广州白云机场有飞机冲出跑道”的推送,点开粗略浏览了一番,小明打开了12306买了北京到广州的动车。搞定了出差的杂务,小明终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先简单排了排优先级,计算了一下工作量,觉得今天的工作三个小时就可以干完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晚上7点了,他才大致完成可以下班了。毕竟,工作过程需要等待别人提供的数据,需要等待领导确认,还不时的当年被同事打断,聊聊天。
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饭,正好听到同事们在讨论今天的股市,小明这才想起来,今天忙得都没有看看行情,果然如同事所说行情大涨,小明抓紧时间,把今天涨上去的几只票挂了卖单,还有几只亏得一塌糊涂的依旧一潭死水,小明叹口气依旧和大家一样决心死扛到底。不一会儿,同事们的话题又转移到了昨晚上的NBA球赛上,同事小李说起某球员最近投球非常顺手,连着五个三分都中,简直神勇,相比之下另一位球员就很衰,上个赛季明明厉害的不可一世,这个赛季状态萎靡不振,无趣得很。饭后,同事几个人照例一起去超市买饮料,小明发现他喜欢的某品牌的苏打水推出了新款,并且限量销售,每个人限购12听,他一下没忍住,拿了一个星期的量,一天一听。小明又走到了旁边的零食区,拿起平时总吃的一款薯片,发现换了新包装,正面写着反式脂肪含量仅为5%,小明皱了皱眉,想起之前的包装好像写得是95%不含反式脂肪,不理解为何要改成如此,想了想终究还是有反式脂肪不健康,放了回去。拎着饮料回了办公室。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小明急匆匆地下了楼要赶去看最爱的歌手的演唱会,结果发现外面倾盆大雨,这时同事小红正好也下班了,小明因为知道小红也是这位歌手的铁杆粉丝,就跟小红抱怨了一句下这么大雨怎么去看演唱会啊,结果小红非常激动的建议小明可以把票卖给她,因为她没有抢到票。小明尴尬地笑了笑,撑起伞走进了雨中。
看完演唱会,成了落汤鸡的小明狼狈的回到了家,他正在后悔没有把票卖个小红,演唱会虽然好看,但是淋雨的滋味可不好受啊,今天真是糟......正在这时,小明的手机屏幕亮了,一条银行的推送立马就点亮了他的双眼,发奖金了!小明立马改口道:今天真棒!
纵观小明这一天一共经历了九大偏见。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一下。
小明在得知白云机场有飞机出了事故后,果断去买了火车票。这里的决策受到了“可得性效应”的影响。可得性效应讲得是最触手可得的信息对我们的决策或判断的影响最大。按照金融的思路讲就是最近可得的消息权重(weight)最大。看到这个效应的时候我立马就想到了记忆的“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这个效应是最基础的记忆的运行模式,当我们在记忆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开头的和结尾的记得最清楚,而中间的部分总是忘记了。对于结尾的内容记忆清晰就是“近因效应”,而这应该就是“可得性效应”的一种解释,小明最近看到的信息,记得最清楚,在神经回路中的权重最大,因为在后续的各种认知活动,诸如复述和决策的时候,能够极快地不费力气地提取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后续的认知活动。这其中快速且不费力气的活动就是靠系统1来完成的,其结果就是产生了不那么理性的决策,坐火车去广州至少需要10个小时吧。
小明经历的第二个特别典型的认知偏见就是“规划谬误”了,这个偏见概括的情况就是我们总是会花比计划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造成这个窘境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总是“过度乐观”,认为自己总是好于平均水平,毕竟当询问司机自己的车技如何时,他们大都会选择说比平均水平强,可是如果大多数人都比平均水平强,那这个平均水平一定是一个很烂的水平了,否则数学上就逻辑不通了。另一方面,就像小明所遇到的那样,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并不是一路向前的,除了这些来自沟通的延误,更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扩充了原本的任务,旁枝蔓生,忘了初心。
接下来,小明就如大多数散户一样卖出了盈利股而死扛不卖亏损股,这个效应叫做“处置效应”,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这个现象的背后有个著名的偏见叫作“心理账户”。所谓心理账户就是指我们对于不同的项目、事情或任务会在心中单独建立一个账户,分别进行算计,而不会把他们都混在一起。买卖股票时,人们会为自己买的每一只股票都开设个账户,并且想要在关闭每一个账户时都能获利。然而理性的投资者会把他手下的所有股票当做一个投资组合来看待,他会出售最无可能在未来盈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盈利股还是亏损股。
小明的同事小李在评论篮球比赛和球员时犯了两个经典的偏见。当他谈到球员最近投球的表现时,他犯了“投球顺手”错觉。这个错觉就是根据这个现象命名的。“如果一个运动员连续进了三四个球,你就会不由自主作出判断,这个运动员正处于“投球顺手”的状态,得分率暂时增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投篮顺手只是旁人所见,而且他们太快作出评判了,以至于感知不到随机事件中的顺序和因果关系。” 人们在这个错觉中错误地对随机事件作出了因果解释,而这往往是错误的。比如有如下三个序列,你认为哪个是随机的呢?
男男男女女女
男男男男男男
男女男男女男
实际上这三个序列都是随机的。当然,在随机性中发现规律的想法太过诱人无法拒绝,肯定比统计学的区区一项研究更有说服力。
同事小李犯的第二个经典偏见是他不知道“均值回归”现象的存在。他描述另一个球员上个赛季表现超群,这个赛季状态欠佳就是没有理解在自然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均值回归现象。均值回归现象就是指各类技能的表现往往会围绕均值波动,当表现过好后,就会回调,过差时就会反弹。所以对于球员这个赛季表现的预测不能盯着上个赛季,而应该看他的平均水平。
小明在促销之下冲动消费了那么多的饮料是受到了大名鼎鼎的“锚定效应”的影响。这个效应是说“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人们的判断明显受到没有任何信息价值的数字的影响。” 就比如这里,小明可能只需要买一听,但是他明显被12这个数字迷惑了,因而不自觉地买多了,这个效应可能是很多冲动消费的罪魁祸首。
我们再来看看小明总吃的那款零食的包装。两款包装实际上写得是一样的内容,小明还是隐隐感到了背后的差别。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影响人们做判断。这就是著名的“框架效应”。这里小明看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这个效应应该不会太明显了,但是如果他只是看到一种说法,比如“95%不含脂肪”或者“5%含脂肪”,非常明显地,“95%不含脂肪”比“5%含脂肪”更有吸引力,因为即使只有5%,它也是有啊。我们可以再换一个更明显的情景,比如“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的说法要比“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更令人安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明冒雨去看演唱会的事情。如果作为一个没有情感的理性人,小明应该直接把票卖给小红然后回家看直播,这样既不会淋雨还收回了大部分成本。但是一旦这个物品属于了自己,它自身就不再遵循市场供求关系的定价规律,而是被主人的喜好和情感所左右,这个效应也有个名字叫做“禀赋效应”。而在这个情景中,小明的整体行为则表现出了“沉没成本悖论”。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沉没成本应该是不予考虑在内的,看名字就知道和机会成本不一样,后者需要现在和未来的决策中考虑。而现实中,人们很难不考虑过去决策中的成本,或者说决策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我们是情感有记忆的活生生的人。
最后一个偏见看起来都有点可笑,但是人啊就是这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生物,就如小明最后拿到了奖金则把这倒霉的一天评价为“很棒的一天”。美好的结局看似抚平了糟糕的经历,但实际上改变的并非是体验,而是我们对它的记忆而已。
前面非常直观地讲了一些经典偏见。可能我们都对自己失去信心了,觉得系统1就如恶魔一般,而系统2又懒惰拖延,到底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呢。原书中对于每一种偏见几乎都给出了一些改善的方案,有兴趣的读者就需要自己去读本书了,在此我只是对于一种解决方案的宏观框架比较感兴趣,在此复述一下,也算是读罢本书后思考的重要的一环了。

大致介绍了System1和System2.
这里关于「为何使用System1和System2这样的名称」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与医学一样,精准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判断认知错误并更容易地在对话中运用它们。
有时很多概念之所以模糊不清,可能真的只是因为没有被显式地提出和定义过,也缺乏正式的名称。
我们以为我们的每个决定都是理性而清醒的,但由于System1的诸多缺陷,我们其实经常陷入思维误区。System2之于System1的关系好比人和他所骑的那头大象:人以为自己在控制大象,其实更多时候大象都在自行其是,并且人对大象的控制实际非常有限。
System1 System2
====== =======
快 慢
印象 逻辑推理
冲动 冲动抑制
强势 弱势
响亮自信 微弱,不自信
寻求结果 寻求过程和证据
对数字不敏感 对数字敏感
无需集中注意力 需要集中注意力
愉快的漫步者 费劲又缺乏体力的冲刺者
常开,不容易关闭 常关,不容易开启

System2很懒。
我们的大脑平时潜意识是以System1为主导的,因为System1的运作不需要太多的mental effort支撑,也不需要格外集中精神,所以是令人舒适的。而System2的运作耗费脑力,使得人们容易因为「大脑懒惰」而本能地不爱用System2思考问题,需要经过训练才可以养成常用System2进行思考的能力,并培养System2的体力。

常见的思维误区

  1. 被环境影响
  2. 因熟悉而产生好感
  3. 错误类比/迁移
  4. 偷换概念
  5. 偷换问题(替换成更简单的问题)
  6. 因样本不足而以偏概全
  7. 因锚定效应导致调整不足
  8. 受可得性偏见影响
  9. 受情绪影响
  10. 因典型性偏好而忽视分母
  11. 合取谬误
  12. 忽视基础比率
  13. 不能理解中值回归现象
  14. 极端预测
  15. 相信后见之明
  16. 厌恶既定损失和追求既定利益
  17. 陷入禀赋效应
  18. 只注意到负面信息
  19. 追求确定性
  20. 无法正确评估小概率事件
  21. 拘泥于窄框架
  22. 设定心理账户
  23. 以峰终效应来评估事件,忽视过程和经验自我

评论
翻译太烂
屎一样的翻译毁掉一部经典
畅销书+励志书=烂书
讲得干不呲咧的
中信,专注毁书30年。
三个翻译三只猪。
要时刻保持对"畅销书"的警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以后再读这种没劲的畅销书就剁手。
后面几章连滚带爬的读完。
要用大脑思考,不要用小脑和脑干思考。

中肯短评
读这本书总感觉很焦虑,不是因为看不懂或者不认同,而是没有兴奋点,感觉不到特殊的洞见。最后几乎是浑浑噩噩翻完的
判断某人是否理智的唯一标准是看他是否知行合一而不是他的信念和偏好是否合理。
是真正回归人类的经济学,而不是经济人的经济学

《思考,快与慢》、《撞上幸福》和《怪诞行为学》真称得上是破执三部曲。每天读,每天洗脑,把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当中形成的因果性偏好、光环效应、锚定效应等等都洗掉。让慢思考逐渐取代快思考。从投资而到人生幸福,都需要进一步的沉思而得到更优解。

明明知道人的思维有这么多的弱点和误区,却还是身不由己地会坠入其中。因为逻辑是线性的,但现实是非线性的。
强调的是潜意识内对很多东西的判断。和决断两秒间搭配着看。

我们发现实验对象往往忽略这些相关的统计数据,而仅仅依赖于相似度来作判断。
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
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务,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权威机构和营销商都深谙这个事实。
无论认识紧张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他都更有可能激发系统2来抑制系统1所给出的直觉性答案。
曝光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变成一个安全信号,而安全的就是好的。
由于光环效应,开放性讨论这一常规做法总会注重那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一切,使得其他人一味附和他们的观点。

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峰终定律、损失厌恶、少即是多、曝光效应……都很有价值,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回归效应”(回归平均值),带给我前所未有的认知。

当今世界,将效用层叠发挥到极致的人最有可能是那些恐怖分子。除了几次可怕的事件,比如911事件,恐怖袭击导致的死亡人数与其他死亡原因相比是非常小的。即使在恐怖活动猖獗的国家,比如以色列,每周的死亡人数也远不及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多。 概率忽视和效用层叠的不同在于两种发现的可得性和呈现到脑中的轻松度和概率。媒体不断重复的可怕画面可使每个人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想劝自己冷静下来是非常…

一、 【心流】 定义: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 ➹ 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将所有资源都用于手头上的任务才好。 二、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 “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

评论 (0)

取消
只有登录/注册用户才可评论